- 江苏农科院特聘外籍专家获邀参加国庆观礼 他从小豆子里研究大文2019-10-24
- 华中数控预计继续亏损 拟靠关联交易增收存疑2019-11-16
- 97个国家188名驻华武官应邀观看国庆阅兵活动2019-11-17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呼吁成员国在贸易问题上寻求共识2019-11-20
- 身穿防弹衣抵达前线,新总统已放出危险信号,普京担心的事出现了2019-11-02
随着第六个“烈士日”的临近,国家退伍军人事务部今天(29日)下午将在沈阳烈士陵园举行仪式,表彰在韩国找到亲人的六名志愿者。
自2014年以来,中国分六批欢迎599名韩国志愿者的遗体回国,让他们在祖国的怀抱中安眠。但是许多英雄没有名字,甚至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已经回到了家乡。为此,中央电视台新闻部与退伍军人事务部和几家媒体机构联合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媒体运动,在今年的清明节期间“寻找英雄”。
现在,6名烈士的身份和亲属已经通过dna测试确定。为了确保最终dna鉴定结果的准确性,中国已经派出了一个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自2015年以来,他们一直在努力让烈士们尽快认出他们所爱的人。
Dna被认为是鉴定的最终手段和金标准,但前提是能够获得足够的dna。
与我们平时知道的身份不同,烈士遗体是不完整的,留在遗体中的有效dna信息非常有限,因为没有任何身体信息,如头发和指纹,以及多年的埋葬和环境因素。这成了该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胜奇说,十几名烈士的遗体只是一根小骨头,最大的一根和那根一样大,最小的一根只是一小块,情况非常糟糕。
为此,该小组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希望通过先进的手段尽快确认烈士的身份信息。自2015年以来,他们已经四次前往沈阳志愿者公墓收集烈士遗体,但结果并不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好。
王胜奇说,事实上,他们当时使用了最先进的仪器,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试剂制造的dna在那之后将不再可用。一个原因是提取量小,另一个原因是结果质量很差。
出于对烈士的敬意和对烈士亲属的安慰,该小组用了近10个月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筛选了数百个配方,最终解决了从烈士遗体中提取dna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烈士dna信息数据库。
王胜奇说,现在第一批和第二批烈士遗体已经建立了数据库。
烈士遗体的dna鉴定完成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的亲属。这是该团队面临的另一个难题。
据了解,烈士们参军时还年轻,没有孩子。现在已经快70年了,他们的父母早已过世,甚至他们的兄弟姐妹都80或90岁了,很少有人还活着。比较远亲的dna是必要的,所以你很难比较它们。
正如王胜奇所介绍的,由于烈士和旁系亲属包含的dna遗传信息不太相同,有必要从烈士遗体中获取尽可能多的dna信息,然后通过多轮筛选和与亲属的dna信息反复比较,最终可以获得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王胜奇说,只有当第一个是父系,第二个是母系,并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叔叔、兄弟姐妹或孙辈时,身份才能最终确定。所以这个过程仍然很复杂。
尽管过程复杂,但通过不懈的努力,该小组最终成功确认了6名烈士的身份,并找到了他们的亲人。
这次共收集了72名烈士亲属的dna信息,现在有6名烈士的信息匹配。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今后将收集更多关于烈士亲属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识别更多的烈士并为他们寻找亲属。
声明:转载本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如果源标签有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使用所有权证书联系我们的网站。我们将及时纠正和删除它们。谢谢你。